就业还是考研大学生很纠结

2018年9月30日   点击人次: 6424   

正值3月高校硕士成绩揭榜时,日前,一篇《女硕士年薪5万元,低于农民伯伯,叫我这个中文硕士情何以堪》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众人争论,再一次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纠结起来,现在就业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可继续考研深造,到头来还是无法享受高薪,到底是就业还是考研?近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那么,这篇网帖对高校学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毕业季临近,他们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张婵,中北大学生物系大三学生,在面对“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时,她选择了考研。“我大学学的专业是遗传学,这个专业本科生就业不太容易。所以我想进入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将来从事科研工作。”

  谈到“是否因为将来拿高薪才希望自己的学历越高越好”的问题时,张婵表示:“要改变一个人的地位,受教育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她希望自己今后的薪水能够与学历成正比。

  和张婵的选择不一样,一些同学在毕业之际选择了找工作。张婵的一位同学刘兵同告诉记者,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他担心上研会给家里带来更重的负担,于是就选择了找工作,尽早就业帮家里减负。“今年研究生公费政策取消,我必须考虑家庭经济的因素,如果父母不堪重负,不如先找工作,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压力,以后有机会再继续深造。”对于薪金,刘兵同说:“进入社会后,个人能力比高文凭更有用。”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面对考研还是就业,多数人表示十分纠结,不知该如何选择。专家:薪资高低取决于能力而非学历 “为什么农民工的工资不能比硕士生高?”针对网上热议的话题,山西省高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个工作链条中,并不是直接根据你的学历来定工资,而是你在这个产业链中所起的作用,是你的能力。农民工有自己的技术,在整个生产链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而刚毕业的硕士生还没有在整个工作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通过高学历跨进了这个行业而已,为什么非得要求工资就比农民工高呢?”

  此外,农民工和硕士生的工作环境、强度以及风险系数、劳动保护等皆不可同日而语,又怎能要求薪资水平相当呢?当硕士生在带薪休假的时候,农民工还在工作;当硕士生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用电脑的时候,农民工或许正在烈日下或寒风中辛苦劳作……更重要的是,农民工的劳动周期很短,上了年纪之后就很难再寻觅到合适的工作,所以那都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是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因此,大学生、硕士生等高学历人群不必为此心理不平衡。

就业冷难阻高校生考研热专家称心理预期脱节需求

  3月5日,全国各地奔赴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考场的考生达到180万之众,今年已是全国考研人数连续第4年增幅超过10万人。一边是研究生考试报考热情的持续高涨,一边却有统计机构得出“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低于本科生”的不利消息。专家指出,现阶段考研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学历热,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等各类教育规模的划分还应更科学。

  据分析,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接近700万,考虑到应届毕业生是考研报名者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每3至4名毕业生中即有一人报名考研。

  数以百万计的报考者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但这些答案最终都归结于读研两年或三年后,对于“更好出路”的憧憬。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剖析考研热高温不降原因时指出,除就业形势严峻使得部分学生将考研作为“就业出口”、部分用人单位看重应聘者的学位出身外,一些二本、三本高校,以考研为目的培养学生,将大学扭曲成了“考研基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近年来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下降,甚至不敌本科生。

  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工作的我招我聘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王志勇认为,研究生的报考热和就业冷,也反映了报考者对考研“好就业”心理预期与现阶段社会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目前绝大多数岗位还不是真正的学历热,一些用人单位提出“本科以上”的学历要求,并不真的意味着研究生应聘就比本科生更有优势,用人单位更注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对岗位的适应程度。

  对目前各种原因促成的考研热,熊丙奇认为,要使考研热回归理性,首先需要研究生教育回归理性,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尤其是研究生招考制度。

  他认为,当前,我国不少高校把举办硕士点、博士点和招收大规模的研究生作为学校上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此,根本不顾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而一味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种办学导向为考研热火上浇油。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永刚指出,部分考生考研时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纯粹为了应试而应试,在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等方面还不如本科生。对高校而言,如何打造研究生的“含金量”,真正把他们培养成有真才实学、社会需要的领导者和精英,是应当探讨和反思的。据《齐鲁晚报》评论考研热持久升温到底是好是坏?

  一年一度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落下帷幕,近180万考生参加考试,考研浪潮达到史上最热。据网络数据统计,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8年达到百万人以上,连续三年以每年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

  然而,与“考研热”相呼应的,却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日前,某建筑工地工人月薪超过8000元的事迹更被网友戏称为“学历改变命运”,学历越高,毕业后工资越低。更有硕士为了好找工作而“隐证降级”冒充本科生。

  在硕士生就业被普遍看低的情况下,考研热潮为何仍能一浪高过一浪?有报道称,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本科生希望通过读研来延缓进入社会就业的时间。

  实际上,教育领域往往是市场导向的风向标,学历和学科专业,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弹性变化。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这两者构成了人和市场的逻辑关系。也因此,与其说将“考研热”归结于毕业生逃避就业压力,倒不如说市场在资源的流通上出了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考研热”的背后仍是“名校热”。目前,金融、传媒等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对“211院校”优先录用已成为一条不成文的 “玻璃天花板”,看不见但摸得着。录用单位对本科生的差别对待,直接导致“考研热”。名校资源有限,可普通高校却在不断扩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为寻求更有竞争力或者说更为平等的机会,无奈选择报考名校研究生。

  其次,和本科相比,研究生作为学生求学更高一级的阶段,其入学考试较之高考,在地域限制上更为公平。尽管在跨校考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获取不对称,招收本校和外校考生也存在一定比例,但无论如何,研究生考试仍不失为对高考公平性的一种弥补。

  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中,本身有着专业领域科研的要求和目的,但通过考研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个人选择问题,考研无可厚非,他人无权评头品足。但作为社会现象问题,应从就业的公平性、市场的资源流动性入手,切莫搞错了对象。